網紋輥
柔版印刷機中采用的是典型的短墨路供墨系統,結構比較簡單,主要由墨槽、膠輥、刮墨刀和網紋輥四部分組成。其中,網紋輥是柔版印刷機的核心部件,它負責向印版上均勻地傳遞一定量的油墨。
網紋輥源起于1938年左右,到現在已經有了70多年的歷史。它的發明純粹是為了給柔性版印刷機的誕生做配套,可以說,因為有了柔性版印刷機,才有了網紋輥。
***早的網紋輥是采用鐵質輥筒,然后將網紋壓刻在輥輪表面,制作比較粗糙,使用中磨損也很大,印刷質量和印刷成本都難以得到保證,制約了柔版印刷的推廣,當時主要應用于紙箱外包裝。
1970年,在熱噴涂加工行業的發展推動下,有人提出利用堅硬的熱噴涂陶瓷層來制作網紋輥,但是由于陶瓷層硬度太大(高達HRC70,HV1100),雕刻困難,所以當時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只有到了1984年激光技術的成熟發展和應用,陶瓷網紋輥才正式問世。這一工藝采用高能等離子熱噴涂加工的方式,在金屬輥輪表面噴涂一層Cr2O3金屬氧化物陶瓷材料,然后采用精密研磨和拋光工藝使輥面陶瓷層達到鏡面效果,再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使陶瓷層氣化,從而完成網紋形狀的雕刻。
表面結構
在網紋輥的表面均勻分布著許多形狀一致的微小凹孔,一般我們稱之為“著墨孔”,正是這些著墨孔在印刷中起著儲墨、勻墨和定量傳墨的作用。著墨孔一般是沿著與軸線成45°方向雕刻的,著墨孔之間的隔墻稱為“網墻”,網墻的面積跟著墨孔的形狀有關。
墨孔形狀
幾種常見的著墨孔形狀包括:四棱錐形、四棱臺形、六棱臺形、梯形截面斜線形以及附加通道著墨孔等。著墨孔的開口度和深度對著墨孔的傳墨性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開口度越大,深度越淺,則傳墨性越好;反之,則傳墨性比較差。在前面所提到的幾種著墨孔形狀中,六棱臺形著墨孔的開口度較大,因而其著墨和釋墨性能就比較好,因此,在雕刻網紋輥中經常采用這種形狀的著墨孔。
線數
網紋輥的線數是指網紋輥表面單位長度內著墨孔的數量,也是網紋輥的重要參數指標之一,它對網紋輥的傳墨性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網紋輥的線數越高,則其傳墨量就越小,反之則越大。此外,網紋輥的線數也決定著其自身的適用范圍。一般來說,在印刷大面積的實地色塊或者要求不太高的圖像時,可以考慮采用低線數的網紋輥,比如在印刷實地區域時可以采用360線/英寸左右的網紋輥。相反,在印刷精細圖像或者細小的文字和線條時,則應該采用線數比較高的網紋輥,防止由于高光區小網點過小而浸入著墨孔內從而出現色調值的嚴重擴大,或者極細的線條變粗。但是,網紋輥的線數也不宜過高,如果網紋輥的線數太高的話,不僅會給網紋輥的加工工藝造成一定的難度,而且,由于高線數網紋輥的網墻厚度變薄了,強度就會降低,很容易發生損壞,也就是說,如果網紋輥的線數過高的話,其使用壽命就會相應地縮短。一般來說,網紋輥的線數為印刷活件加網線數的四倍或者五倍為宜。當然,也要結合印刷圖像的實際生產的具體情況而定。
分類
網紋輥按其表面鍍覆或噴涂的材料分類,主要有鍍鉻網紋輥和陶瓷網紋輥兩種。
鍍鉻網紋輥的加工鍍鉻網紋輥的加工通常包括輥體預加工、網紋加工和后處理三個工藝過程。
激光雕刻陶瓷網紋輥是采用等離子的方法,將金屬氧化物(Al2O3或Cr2O3)熔化,熔射涂布在金屬光輥表面,形成高硬度、與金屬輥結合牢固、致密的陶瓷薄膜,經研磨、拋光,然后用激光束在陶瓷表面雕刻出墨穴。
兩者的區別:
陶瓷網紋輥使用壽命通常是金屬網紋輥的5-10倍,而價格僅僅是金屬網紋輥的3-5倍,尤其是使用刮墨刀系統的網紋輥;在上墨(涂布)均勻度方面,陶瓷網紋輥的陶瓷層具有毛細孔,有親水性,使得墨層(涂層)更均勻,更細膩,可以顯著提高印刷品質量。對于一些涂料價格很貴的行業,雖然使用陶瓷網紋輥增加了一時的成本,但是長久看來,用料方面會大大節省,生產速度也提高了,收益是顯而易見的。